根据《关于开展2009-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通知》(河海教务[2010]13号)的精神,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过程管理,切实提高教学质量,学校于第9周—第12周开展本学期期中教学检查工作。工作思路是以“强化创新教育、提高实践能力”为主题,积极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,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,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,推动学校的科学发展。
检查工作采取以“各院系自查为主,学校抽查为辅”的方式,对学校的常规的教风、学风和管理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检查。各院(系)组织开展了干部听课检查活动、教研活动、同行观摩听课活动和召开教师、学生座谈会。校督导组深入学院,按照期中教学检查的要求进行督查。从检查情况看,各院(系)在思想上高度重视,行动上积极落实,精心组织,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,进行适时调控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期中教学检查反馈情况
本次期中教学检查中,校督导组、各院(系)领导、院督导组、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教师深入课堂听课,其中中层干部听了128门次课,同行观摩听了114门次课。各院(系)开展教学研究活动,鼓励教师大胆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,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。召开教师、学生座谈会,全面客观地了解本单位教风、学风的实际状况。
(一)重点检查内容
1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
全校各院(系)充分认识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意义,各教学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,检查教研活动计划,对教师的教学方法、备课教案、板书、多媒体等方面开展研讨。
2、开展青年教师听课观摩活动
开展年轻教师观摩国家级、省级教学名师、优秀主讲教师、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获奖教师、学生评教排名前15%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,学习如何授课、如何与学生互动、解决课堂管理问题。
3、毕业设计(论文)的中期报告提交工作
开展毕业设计(论文)的中期报告的网上提交工作,通过信息化手段,规范毕业设计(论文)的过程管理,提高毕业设计(论文)的指导效率。
(二)常规检查内容
在这次检查工作中,我们也发现了在教风、学风以及教学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和不足,具体表现为:
1、教风方面
有些教师一味说教,PPT与教材内容完全一致,单纯的念课件上的内容;有些教师PPT课件上文字过多,课件制作粗糙;有的教师上课的气氛过于沉闷,师生互动性不足,缺乏活跃性、生动性和趣味性;新进教师缺乏教学技能的培训,对教学内容熟练程度不够,重点不突出,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;个别专业实习过于形式,无实质内容;教同一门课的两位教师,在计算学生平时成绩时,差别较大,需要加强教师间沟通。
2、学风方面
我校学生学风整体情况良好,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,认真学习,课堂纪律良好。但是尚存在一些不足:有同学上网到深夜,影响到其他同学的正常休息;学生对选修课程不重视,因为选修课程成绩与评优和积点没有太大关系;上午第一节课,学生迟到比较多;学生对专业教育、工程实践知识、考研政策、就业情况缺乏了解,班导师没有很好对学生指导,导致大一对专业迷茫,大三大四再次迷茫;学生希望思想政治教育系列课程的考试方式由闭卷改为开卷,考查综合能力;大禹学院学生希望对今后的分流方向有更多的了解。
3、教学管理
教室安排有时不合理,要么太大要么太小,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好;几何代数、力学等比较抽象的课程,学生反映课时短,知识点多,越听越不想听,希望能增加难度较大课程的答疑、辅导次数;学生普遍要求学校提供一些与成功校友接触的机会,以了解专业优势、今后工作导向等信息;许多教师要求提高课时费,否则教师的经济效益低,必然会导致大学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质量降低;有些课程设计期间安排多门考试,学生无法投入,造成设计质量下降的现象。
4、教学环境
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教室后门常被锁起来,不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;图书馆5楼的毕业设计教室缺少桌子,教室电源插头只有2个,近百人乱接电源,十分不安全;致用楼319教室话筒效果不好,声音时大时小;本部和江宁校区教室电脑经常出现中毒现象,影响课程讲授,建议定期对电脑杀毒;毕业设计(论文)系统在校外有时无法正常登录;有教师希望在讲台上方安装电风扇。
对于本次教学检查中发现的所有问题,能在本院系层面解决的,请院系尽快督促解决,其中涉及到相关职能部门的,教务处评估科将通知有关部门尽快解决。
教务处
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六日